生態講座
演講地點:高雄鳥會會館(高雄市前金區中華四路282號6樓)MAP
★十二月份講座
12/7 (四) 19:30 ~ 21:30 |
生態講座「探索北極80度~ 斯匹次卑爾根+羅浮敦群島」︱ |
黃宋雲霞 高雄鳥會鳥友 |
斯匹次卑爾根島(Spitsbergen)是挪威所屬斯瓦巴群島中最大的島嶼,緯度完全在北極圈內,所以會有極晝(4至8月)與極夜(11至1月)現象。 今年7月搭極地船9天每天乘衝鋒舟在探險員帶領下於永晝中看到北極狐(其中有一隻母狐帶著四隻小狐)、斯瓦巴馴鹿、白鯨、白嘴海豚、海豹、海象和北極熊。北極燕鷗、三趾鷗育雛,棲地成群海鸚、厚嘴海鳩、黑海鳩、小海雀,北方暴風鸌、白翅斑海鴿在船邊飛翔。 有人說,如果世界是一本書,那羅浮敦群島(Lofoten)就是最美麗的一頁。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羅浮敦群島乘快艇看白尾海鵰、海上鮭魚養殖場。住在峽灣內的漁屋清晨見黃連雀、金翅雀。 美景加野生動植物,18天行程處處是感動,只能說疫情前付訂報名等了四年如期出發是值得的! 會員免費;非會員100元 |
||
12/28 (四) 19:30 ~ 21:30 |
生態講座「鹽田與水鳥~ 參訪泰國鹽田經驗分享交流」 |
歐玉嵐 布袋鹽田團隊 |
在中華鳥會與泰國鳥類保育學會(BCST)的規劃下,高雄鳥會布袋五鹽田團隊也一起到泰國認識還在運作的鹽田系統,從中了解鹽田與水鳥的關係。這一場旅程,我們以鹽、鹽田、水鳥作為主軸,探訪生存於鹽田濕地的水鳥,認識牠們的棲息地。 行程中的不同區域因為琵嘴鷸而連結在一起,當地帶路人將鹽業文化之於水鳥棲息地視為整體。我們看到琵嘴鷸生活的鹽田環境,也聽到當地鳥導分享記錄與觀察馬來鴴的故事。臺灣已經廢曬鹽田20多年,水鳥當初如何在有人工作的鹽田生活,或許可以從現在仍持續人工曬鹽的泰國鹽田中窺探一二。 會員免費;非會員100元 |
明年一月份講座
1/ 7 (日) 15:30 ~ 17:00 |
鳥松濕地推廣講座 「鳥松濕地常見的蝴蝶」 |
曾素錦 鳥會生態解說員 |
鳥松濕地公園花木扶疏、植草濃密,吸引不少蝴蝶在花叢中穿梭飛舞,不論是樺斑蝶、紅擬豹斑蝶、紅紋鳳蝶、青帶鳳蝶、迷你小灰蝶、白三線蝶…等,都以璀璨亮眼的姿態歡迎每位來訪的遊客,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牠們~ 免費 |
1/ 11 (四) 19:30 ~ 21:30 |
生態講座「肯亞賞鳥之旅」 |
柯金儀 |
肯亞位於東非,瀕臨印度洋,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(約台灣的16倍大)。東非大裂谷將肯亞分為兩半,恰好與橫貫全國的赤道相交叉,特殊的地理環境,造就肯亞多元的地形與氣候。 肯亞曾是英國殖民地(1963年從英國獨立),當時大英帝國的王公貴族,大多以肯亞作為渡假、探險和狩獵的處女地,也是非洲大陸開發最早的地區,目前設有14座國家公園、24座國家保護區,歷年逐步演化為世界知名的safari聖地。 由於肯亞在地理、歷史上的特殊性,到肯亞賞鳥的方式就異於其他國家,每一次的出發都有會意想不到的收穫,也歡迎去過肯亞的鳥友們,可以一起來分享你們的肯亞見聞! 會員免費;非會員100元 |
||
1/25 (四) 19:30 ~ 21:30 |
月會演講「和斯文豪一起探索 十九世紀的臺灣」 |
林大利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|
斯文豪(Robert Swinhoe, 1836-1877)除了記錄臺灣的野生動植物,同時也對風土民情有鉅細靡遺的描述。 他的文字,成為探索19 世紀臺灣的重要素材。 斯文豪是臺灣自然生態的重要開拓先驅,但生態圈卻很少有人直接去讀斯文豪的著作,我也是如此。直到前幾年,有幸能協助詳閱和翻譯30 餘份斯文豪的著作,彷彿和斯文豪本人穿越時空對話,重新認識斯文豪。 這些史料既沒有躲、也沒有藏,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圖書館的角落裡。以前沒有找出來好好閱讀,實在是非常可惜。閱讀這些史料,並不是相關專家的特權,各種領域的人來閱讀,都有機會激發不同的解讀,從中挖出更多的寶藏。 19世紀的臺灣,這份拼圖還有很多空白之處。人物會隨著間消逝,但史料和物品會保留下來。「物」的壽命總是比人長久,「地」的位置不會輕易改變。重新去看這些保留至今的資訊載體,總是能有新發現。 會員50元;非會員150元 |